简单介绍九种中医体质的第六种:湿热质。总体特征:湿热内蕴,以面垢油光、口苦、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。形体特征:形体中等或偏瘦。常见表现:面垢油光,口苦口干,身重困倦,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,小便短黄,男性易阴囊潮湿, 女性易带下增多, 舌质偏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心理特征:容易心烦急躁。发病倾向:易患疮疖、黄疸、热淋等病。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,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。湿热质的成因和先天遗传、长期居住在比较潮湿的地方、平时喜欢吃油腻甜食,或者长年喝酒导致湿热蕴藏在体内等有关。生活压力增加,学生、商人、商业服务行业人员多见湿热体质。湿热质的人饮食上应以清淡为原则,适宜食用具有甘寒、苦寒功效的食物。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,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。适合做大强度、大运动量的锻炼;克制过激情绪。饮食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是什么?海南国内中医体质辨识仪-品牌-排行

体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内正邪之气的盛衰状况,是疾病发生与否和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种种差异的根本原因。大量数据表明,偏颇体质是某些疾病的易感因素。以下列举一下八种偏颇体质对不同疾病易感性的状况——气虚质:平素体质虚弱,卫表不固易患感冒;或病后抗病能力弱,易迁延不愈;易患内脏下垂、虚劳等病。阳虚质:发病多为寒证,或易从寒化,易病痰饮、肿胀、泄泻、阳痿。阴虚质: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,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。痰湿质:易患消渴、中风、胸痹等病证。湿热质:易患疮疖、黄疸、火热等病证。血瘀质:易患出血、癥瘕、中风、胸痹等病。气郁质:易患郁证、脏躁、百合病、不寐、梅核气、惊恐等病证。特禀质:易药物过敏,易患花粉症及呼吸系统疾病;遗传疾病如血友病、先天愚型及中医“五迟”、“五软”、“解颅”等;胎传疾病如胎寒、胎热、胎惊、胎肥、胎痫、胎弱等。四川中医体质辨识仪-品牌-排行如何做中医体质辨识?

人为天地之灵,我们的身体具有很好的自我感知能力,并能针对出现的功能失调开展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:比如当体内阳气虚弱时,我们会自觉地感到寒冷,并喜欢增衣暖食、卧床休息;阴虚时,身体则将出现口干口渴、寻求饮水的表现。只要顺应自己的这些基本欲求、适时调整生活方式——而不是于畏寒时再贪凉饮冷、烦热时仍进食辛辣厚味——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、缓解体质的偏颇程度。这就是俗话所说的“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神补”。因此,生命个体的自我调节机制,是达到身心平和的途径之一。同时,我们的心态是否平和饮食是否均衡、运动是否得当、环境是否绿色自然无污染、起居是否规律等,都掌握在自己手中。所以说我们自己正是维护体质健康的重要的医生。
若某人的体质为单一体质,则直接按照该体质的养生指导进行调治就可以了;但是,由于大多数人是复合质,如阳虚质与阴虚质并存,气虚质与血瘀质并存,甚至在有的人身上会同时出现7、8种偏颇体质,这时就要将多种体质的调护建议结合起来指导自己的养生。在调理复合体质时,要以得分比较高的体质为重点,兼顾调理另外一两种次要的偏颇体质,并借鉴平和质的养生指导改正自身不良生活、工作习惯,以达到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。比如,当阳虚质和阴虚质并存时,阳虚质主张多食热性食物,阴虚质则忌食温热,这样的情况往往引起人们的困惑;此刻,我们首先要理解人体阳虚和阴虚并存是常见的,这时饮食上可以以平性食物为主,温性凉性食物均可适量进食,阳虚分值偏高的人可适量多食偏温热性食物,阴虚分值偏高的人则可适量多食偏寒凉性食物,但数量要以自己舒适为度。还有湿热质与气虚质并存的体质,湿热质主张大量运动,气虚质不耐劳累,这时进行调护要因人而异,循序渐进,适度为宜;再如若是有膝关节疾病的人,同样是运动,此类人就要避免从事爬楼梯、爬山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运动。遇到该种情况,拿到中医体质报告后,及时向相关医生咨询适宜自身情况的调体方法,是十分重要的。同时属于多个偏颇体质时,应如何理解?

简单介绍九种中医体质的第八种:气郁质。总体特征:气机郁滞,以神情抑郁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。形体特征:形体瘦者为多。常见表现:神情抑郁,情感脆弱,烦闷不乐,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心理特征:性格内向不稳定、敏感多虑。 发病倾向:易患脏躁、梅核气、百合病及郁证等。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;不适应阴雨天气。气郁体质者一般属有余之体。平时注意心理调摄,调神养性,维持良好的心理平衡,加强体育运动。由于气郁在先、郁滞为本,故疏通气机为原则。常选用药物如逍遥散,逍遥丸、柴胡疏肝散和食疗之品以调整体质,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。如何从中医角度来辨别体质呢?四川中医体质辨识仪-品牌-排行
中医体质辨识报告里都有哪些内容?海南国内中医体质辨识仪-品牌-排行
气郁体质者适合春季踏青、秋天旅游和大强度锻炼。大强度的锻炼是一种很好的发泄式锻炼,如跑步、游泳、登山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。居室环境宜宽敞明亮,衣着宽松;多走出户外,舒展形体,放松心情。冬季阴雨天等压抑性天气,容易使人气机郁滞,要设法调节好情绪,不宜独处。可以饮花茶,如茉莉花茶、玫瑰花茶。多吃荞麦、高粱、佛手、萝卜、橙子、柑皮、刀豆、金桔、韭菜、大蒜等食物。少吃酸菜、乌梅、石榴、青梅、杨梅、酸枣、李子、柠檬等酸涩之品。少量饮酒可以提高情绪。可选用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中药,如柴胡、香附、香橼、郁金、枳壳、川楝子、小茴香、青皮、陈皮。中成药可选用逍遥丸、柴胡疏肝散、越鞠丸等。海南国内中医体质辨识仪-品牌-排行